2021年1月25日 星期一

110學測/補教估4科門檻跌1至6級 醫牙門檻降/聯合新聞

 

內文出處: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


110學測數學爆難,英文難度也增加,得勝者文教考試策略中心主任藍天予指出,今年學測個人申請參採「五選四」狀態下,台大第一類組頂尖科系四科門檻(國英數社)要57或58級分、台大第二類組如化工系、機械系四科(國英數自)要55或56級分;台大醫學系、牙醫系還是要60滿級,但其他醫牙科系略降,估58或59級分就能跨過門檻。


至於台大其他科系,四科門檻約55級分;清、交、成門檻為四科53級分;中字輩(中興、中正等)門檻為50級分。整體來說,升學輔導專家劉駿豪指出,今年前段大學四科錄取級分恐降1至3級分;中後段學校恐降4至6級分,今年的科系落點分數可參考106年學測。


今年學測難度高,預期分數將出現「大震盪」,各校系過關門檻恐降1至6級不等。劉駿豪舉例說明,如醫學系去年要60級分,今年有一些會落在59級分,主要是數學難,頂標可能落在11級分,光數學頂標就較去年降了3級分,英文難度提升,*前標分數也下降。


劉駿豪進一步說明,有些中前段科系也會下降,如台北大學通訊工程學系,109年數學要14級分,但106年數學只要10級分,若今年整體分布像106年學測,光數學就差了4級分。


「沒有人知道錯幾題會拿15級分」,今年學測難度讓不少學生大受打擊,甚至有考生學測還沒考完,就打來補習班報名7月指考衝刺班。劉駿豪則表示,今年學測相當難,大家得到分數都會降低,建議考生現在不要花太多準備備審資料,建議等2月24日放榜後再煩惱,4月初才需繳交備審資料,考生現在可以好好休息,或先看看指考內容靜心。


不過,劉駿豪表示,考生也可以先找出自己有興趣的15個科系,學測級分是「相對標準」,近2年學測難度低,大家都覺得要拿滿級才能考到理想科系,但若以106年五科滿級分來說,全國也僅有118人。


「在劇烈變動下,考生應該要勇敢嘗試」,劉駿豪表示,考生可以先放寬心找科系,猜分數、煩心也沒有用,今年學測難,全國都亂了,科系級分不太好估,每個人對科系降多少無統一看法,說不定就能產生機會點;他也說,今年題目難,較不會出現超篩問題。

110學測數學/難!考生別灰心,補教估錯3題還有機會滿級/聯合新聞

 

內文出處: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


補教數學科教師直言「9年來最難」,考題沒有單純題目,預估今年頂標只有11級、前標8級、均標5級、後標3級、底標2級,五標均較去年大幅下降2至4級分,考生即使錯三題都還有機會拿滿級分,他們也向考生喊話「別灰心!」


得教者文教數學科教師陳建州表示,今年學測數學各冊出題平均,但「沒有什麼簡單的題目」,大概只有單選第1題比較好作答,其他不管多選題、單選題,題目綜合題型多,就算是全國數學老師來做,也很難都拿100分,可能考生錯了三題還有機會拿15級。


陳建州也列舉出幾道難題,例如單選第6題,把二次曲線跟一般幾何圖形混在一起考;單選第11題看起來是在問向量,但第五個選項卻隱含二次曲線;單選第5題也可能有很多學生會被卡住,單選第9題則是邏輯判斷,不是絕對計算,類似不等式;單選第13題最後兩個選項都太難,「考生要真實做對而非猜對的難度高」。


去年學測數學太簡單,1.4萬人拿滿級分,遭外界詬病前端考生成績「糊成一團」,缺乏鑑別度。陳建州表示,今年難度可把前端(頂標)鑑別出來,但前標以下的考生幾乎是全倒,且考題對社會組極度不友善,考生可能會極度崩潰,若只是把基礎學好來應考,要能全對的門檻非常高;得教者文教數學科教師解創智則補充,今年將換後段考生糊成一團。


今年是99課綱最後一屆的學測考試,解創智表示,這份數學題是這套課綱史上最難考的一次,考題中沒有單純題目,考生若沒有把多選題留到最後寫會很吃虧,預估今年錯三題都還有機會拿滿級分,提醒前端考生「別灰心!」,今年數學15級分的考生也可能是近年最少。

2021年1月24日 星期日

110學測自然/考題指考化,補教師:對二類考生是殘酷虐待/聯合新聞


 









內文出處: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


自然科補教師指出,今年自然科考題有難也有簡單,估計五標與去年相同,頂標13、前標11、均標8、後標6、底標5。出題方式傳統,也缺乏時事題,與108課綱強調素養題精神背道而馳。更有教師直言,今年自然科考題指考化,對二類組學生是「殘酷虐待」。


得勝者文教生物科教師游夏表示,今年沒有圖表分析題,不符合108課綱素養精神,考題內容完全指考化,是近10年最難的一次,每個選項轉彎都轉很多,考生要花很多時間做答,題目考很細又很隱諱,如果沒有讀到選修程度,基本上完全不會寫,「對二類學生是殘酷虐待」。


游夏也說,自然科的決勝科目應是生物,錯3題很正常。第30題跟緊時事考了疫苗,但不難;第23題題意不清,學生與老師看法有分歧,恐有爭議;第24題設計有瑕疵。但總結來說,題目出得漂亮,但太過指考化,圖表題太少,違反近年趨勢。


化學科補教師黃鑫指出,第53題是爭議題,考碳六十包覆氫分子,考生可能會誤認是混合物而選A、C,但碳六十結構是同一物質組成,因此是純物質;今年題組題第37至40,屬於跨科綜合考題,同學閱讀能力要夠快,第40題並沒有提到學生體重,但體重藏在第39題,考驗學生閱讀力。


物理科補教師邱博文則表示,第32題有爭議,多數學生寫B、D,但答案應是B、C;此外,這次物理多考觀念題,考生若只背公式會辛苦,他也以第12題為例,該題考出宇宙學,算是記憶題;第56題需要計算,學生可能會被卡住。總體來說,今年物理比去年、前年都難,考得比以前更深入。


地球科學補教師鄭鈺清則指出,今年考題難易適中,而且地科這次考得非常平均,地質、天文、大氣、海洋都有,但第16至22題目太過簡單,很多也偏記憶,只要歷屆做熟、公式背妥就能拿高分。

110學測社會/考題缺乏「驚豔感」,補教師估5標與去年持平/聯合新聞

 

內文出處: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

補教社會科教師認為,公民考題中間偏難,歷史、地理則偏易,整體來看,推測今年社會科五標與去年相同,分別為頂標13、前標12、均標10、後標8、底標7,但沒考新冠肺炎、美國選舉等課題,考題略顯傳統,較缺乏驚豔感。


公民科部分,得勝者文教公民科教師張雪雲表示,素養題不如預期多,但文字敘述難度增強,且三科合組的題組題多。不過,公民缺乏圖表,反而題幹敘述長又深,不像以往讀完題目,就能寫出解答,整體還算出得不錯。


張雪雲也點出公民爭議題,包含第10、17、46、68題。她以第10題為例,遊客在風景區躺臥,被政府公告要罰緩,還要禁止入園。題幹要問政府限制人民是否合法,考生可能會糾結在A跟D的選項,但A選項較為適切。


另針對第17題,考生可能會在B、C選項猶豫不決;第46題問智慧財產權會降低經濟效率的主要原因,就題組敘述,考生就可以直接去找答案,「題目不是你認為對就是對,考生要依照題幹敘述去作答」。


歷史科方面,得勝者文教歷史科教師曾泰輯表示,今年難度適中,台灣史6題、中國史9題、世界史9題,基本題佔12題,比例與去年相當。


難題部分,曾泰輯表示,主要是第20題,考題用地理敘述包裝,但考歷史觀念,以及第21題,用魏晉南北朝的文物考民國時期的歷史;今年軍事戰爭題較去年多,另也有考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主題。素養題部分,第57、58題雖然是地理範圍,但是用歷史論述來考,算是滿漂亮的設計。


地理科部分,得勝者文教地理科教師李威立表示,今年難度適中,第40題雖然是澳洲氣候圖,但考題限定是自流井,氣候分區不代表農牧業分區,考生要熟悉地理位置才能回答。


李威立也提到,第47題考愛滋病,若以課程範圍來說,疾病是應用地理的指考範圍,但考生只要抓住南部非洲的重點就不會太難;第53、54題分別考歷史、地理,若考生沒有仔細看,很容易選到A,但在溫帶高山也會出現針葉林,黎巴嫩國旗中間就有雪松,因此答案要選D。


至於今年社會科整體難易度,張雪慧表示,公民考題中間偏難,歷史、地理則偏易,整體來看,今年社會科五標與去年相同,但沒考新冠肺炎、美國選舉等課題,考題略顯傳統,較缺乏驚豔感。

110學測國文/為何要考一輩子用不到的字 ?大考中心這麼說/聯合新聞











內文出處: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


今年大學學測國文科昨天落幕,全卷第一題考「賚」賞諸徒、「齎」志以歿、惹禍招「愆」等字音辨讀,讓考生直喊「難」。試題本一公布,也有網友表示,目前的課綱強調生活素養,「為何要考一輩子用不到的字?」大考中心則表示,現在無法回應,要先看考生實際作答情形。


大考中心副主任黃璀娟表示,在這題之外,今年國文試題也收到不同的評論,比如有教師認為今年題目文學性較強,讓他們能回歸國文科教學本質;另有人讚許部分題目橫跨不同領域的創意,比如引述當代「為什麼員工都是哈士奇,狼呢?」,並與古文對照,另外還有結合經濟學知識的題目。第42題引述兩首談考試的新詩,也被教師評為「溫暖的試題」。


台北市解題教師群看完整份試題,表示此題本是近五年最難,不但文言文占五成五偏高「有指考化的趨勢」,很多選項的誘答性高,要好好思考才能選出正解。閱讀題題幹仍長,且包含許多學術文本,和高中生愛看的輕小說不太一樣,建議多閱讀科普網站來加強答題力。


建國中學國文教師周杏芬指出,閱讀題分三層次,由易到難依序為檢索資訊、統整與解釋、反思與評價。閱讀題越來越難,是因後兩者的題目增加,比如今年有16題都考推論評析,要考生推測文本中的觀點、用意、是非等。


中正高中國文教師張青松分析,要在此類閱讀題拿高分的要領無他,憑的是「耐心」、「細心」。成功高中國文教師李仁展說,閱讀題包含許多學術文本,和高中生愛看的輕小說不太一樣,也是考生覺得難的原因,建議多閱讀科普網站來加強答題力。


張青松推薦師生從科普網站著手,比如將法律白話文、巷仔口社會學、故事、研之有物等網站納為自主學習內容。像是最近在討論國民法官法,涉及AI能否當法官等議題,還可與法家思想相互對照分析。


上述閱讀題已成主流,李仁展說,今年國學常識只考一題,此類題目不是近年考試趨勢,別把準備重心放在這一塊。


中山女高國文教師李明慈說,整體而言全卷鑑別度高,主因是很多選項的誘答性高,要好好思考才能選出正解。

110學測英文/難題變多,非選題平易近人/聯合新聞












內文出處: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


高中英文單字分為六級,補教師律振揚表示,英文前15題詞彙題最難,沒有最簡單的第一級單字,第五、第六級生難單字比率暴增,可說每五個單字就會遇到一個等級四以上的單字,「像極了指考」,未來考生一定要超前部署背單字。


綜合測驗部分,成功高中英文教師陳國泰說,題目有趣但難度比往年提高不少,有一題描述一個人被雷擊中七次,認為是神追著他跑。第25題考假設語法全卷最難,考生要釐清文法,選出與過去事實相反的架設「would have been」才能得分,也令考生印象深刻。


英文作文平易近人,高師大附中考生陳岱威表示,圖示有許多遊客在踩踏花,旁邊立牌說明歡迎拍照賞花,請勿踐踏。請考生描述畫中情形,並就是遊客或主人立場說明,能好好發揮。


補教師李泠頡分析,考生要逐漸跟四格漫畫作文說再見,這次僅考一張圖片,可富含故事性,也能充滿議論。但要避免陳腔濫調,添加趣味如加入對白、動作,才不會侷限在死板的圖片。


補教師林揚說,若想拿高分,不能單純描述圖片事實。「往前是動機,往後是發展和效應」,可從花園主人角度出發,描述遊客認為拍照就好,他則因花被踩心情糟;或反過來從遊客角度看事情,即便知道主人不希望花園被踩,遊客為何還要踩?要對踩花者提出包容或指責?都能深入描述。

2020年5月28日 星期四

【重考心得分享】廖妍茜 / 中山醫學


« 心得摘要 »

Q1:是什麼原因讓你決定重考

我大學的時候唸過臺大公衛系,雖然也是三類組的科系,但我覺得公衛系比較偏向政策、制度的層面,而我發現自己的人格特質比較偏向「喜歡與人接觸」,所以選擇同樣是醫藥衛生領域的醫學系作為重考目標。

Q2:為何選擇得勝者文教

我之前有待過其他的重考班,我覺得那邊的導師以及氛圍給人冷冰冰的感覺,整體的讀書規劃也並不完善。後來聽朋友介紹得勝者,知道他們有獨立的自習座位,師資也是各科的補教名師,我自己來諮詢過後也很喜歡得勝者文教的風氣,這裡的老師跟同學都比較有溫度的感覺。

Q3:得勝者的導師制度如何帶領你度過最困難的考試時光

之前學測考不好的經驗給我很大的打擊,會覺得自己好像沒有辦法做到,尤其醫學系又是很困難的目標,我也因此有過一段非常憂鬱的時期。不過在得勝者準備重考的時間裡,透過和導師、主任以及輔導老師的對談,我漸漸地感到溫暖並且重拾自信,這讓我在大考時比較不會慌了手腳。

Q4:你如何透過得勝者的師資、輔導老師來安排你的讀書計畫

我覺得得勝者重考班的師資幫助我很多,各科都是補教名師,例如數學「解創智老師」、物理「邱博文老師」、生物「游夏老師」。解創智老師每堂課下課後都會待在教室外面讓學生問完問題才離開,讓學生有備受關照的感覺;邱博文老師雖然在業界赫赫有名,仍會留時間給學生做一對一的輔導;游夏老師的生物課非常扎實,也會幫我們補充生物科的素養考題,總而言之,這三個老師對我的幫助非常大。

Q5:面對二階甄試,你是如何透過得勝者的二階資源來做準備

我覺得得勝者文教的二階資源是整個補教業最完整的,我今年真的從得勝者的二階資源獲得很多協助,像是台大醫科的學長姐會來幫我們上課,加強我們對醫療領域知識的了解。另外,得勝者也有安排很多備審資料的一對一輔導、模擬面試、PBL小組討論以及MMI的跑關練習,這些都有助於面試時的台風及口條建立。總體而言,得勝者的二階訓練是非常充足的,能讓學生在面試時得心應手。

Q6:你認為得勝者幫助你最多的是什麼

得勝者文教很棒的一個地方在於人性化的管理,我之前因為壓力的關係,身體出了點狀況,導師就給予我彈性的請假空間以便就醫。此外,得勝者營造的氛圍給學生一種堅強後盾的感覺,像我是一個自信心比較不足的人,但在得勝者重考的過程,受到導師親切的照顧與關心,重拾了很多的自信,也覺得自己是很棒的人。

Q7:給將來加入得勝者學生的建議或鼓勵

剛加入得勝者重考班的學弟妹不用太緊張,因為得勝者的老師都很樂意去了解每個學生的狀況,是亦師亦友的角色,講話很風趣親切,所以學弟妹不用擔心在得勝者會孤立無援。另外,我也鼓勵學弟妹積極的運用得勝者的每個資源,像是讀考制度以及高頻率的模擬考都盡可能地全部參與,這對於考生在學測的臨場感很有幫助。還有像是作文輔導,當天寫完,當天就可以拿到批改後的回饋,所以我也建議學弟妹盡量的參與作文練習。總之,得勝者文教就像後勤補給,會備好完善的師資以及充足的資源,學弟妹要做妥善地利用並且自信的面對考試。

得勝者文教 110再戰學測醫科班

“五個半月上醫科 最划算的教育投資!

重考心得經驗談

👉【得勝者文教 再戰重考/在校醫科】 心得大集錦

👉 唸書過程中,最重要的是正視過往挫敗並克服自我懷疑 —『臺大醫學/李佳臻』

👉 我相信重考半年交換一個自己滿意的就業環境是非常值得的事 —『中國醫牙醫/陳嘉鴻』

👉 為了初衷以及對夢想的堅持,我決定再次挑戰自己 —『長庚中醫/潘冠妍』

👉 經過半年的磨練,你將會更加成熟,甚至擁有完全不同的人生 —『北醫牙醫/郭宇憔』


想要知道更多升學策略?

👉 109志願選填深度剖析 第一章:落點分析背後的邏輯

👉 109志願選填深度剖析 第二章:輕鬆預估校系級分

👉 109志願選填深度剖析 第三章:六個志願最終審查「制度面、策略面、操作面 交叉分析」


👉 備審懶人包 帶你一窺大學教授的理想型

👉 備審難產?象限分析決定大學教授多愛你!Part 1

👉 備審難產?象限分析決定大學教授多愛你!Part 2

👉 面試高手養成計畫 訓練一:面試基本認識及服裝搭配

👉 面試高手養成計劃 訓練二:自介內容&形式一把罩


👉 點此了解109年最新考招資訊

👉 善用繁星推薦,錄取頂尖校系原來這麼簡單

👉 想要錄取醫學系?或許你該考慮繁星推薦

👉 影響選填志願的最夯話題:新增超額篩選項目、數學滿級人數暴增

👉 數學14489人滿級,頂尖校系分數趨勢將如何變動

👉 109年醫學系、牙醫系、一、二類組熱門校系落點分數總整理


最夯升學話題 關於「108課綱&111新制」你該知道的事

👉 111大考新制即將上路,「X+P+Y」規則你弄懂了嗎?

👉 百分制將走入歷史?111大考新制擬改為「45級分制」

👉 新制考題曝光,「混和題型」提升考試難度